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研究会活动 > 知识社区

专利优先审查改革难点:数量与质量怎样平衡

从2017年8月1日开始,新版《专利优先审查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正式施行,优先审查适用范围的大幅度扩展,优先审查的适用对象也扩张到了多个重点产业,优先审查的办理手续更加简化,而且优先审查的处理程序也更加优化。随着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施,中国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将进一步加速增长几乎毫无疑问。然而,专利优先审查程序改革究竟是不是真的改对了呢?这个可能不是一个能轻易给出答案的问题。

改革目标应是追求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和拥有数量持续增长。到了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33.9万件,同比增长21.5%,连续6年位居世界之首,而且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突破100万件,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百万件的国家。

如果单从数量和效率的角度看,中国取得这样的进步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从质量上看,专利审查效率的加快,带来了数量的大幅度增长,但却是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近年来,中国专利质量可能不只是不高,甚至可能是在下滑。根据曼海姆欧洲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相比于领先技术大国的国际专利申请,中国国际专利申请的质量指数从2001年的44.9%下降到了2009年的30.4%。即使是从国内的数据来看,2014年有学者研究称,国内诉专利侵权案件的胜率不足50%,主要原因是专利被判无效,说明了专利并不符合授予专利的要求,质量并不高。

正因如此,在促进专利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我国专利审查程序改革应当更加注重专利数量和质量的平衡发展才是。

从本次改革看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实际抉择

本次专利优先审查程序的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不仅范围涵盖实质审查阶段的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复审以及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专利权无效宣告案件,形成系统完整的专利优先审查程序。而且专利优先审查程序改革无疑适应了一些产业发展的需要,例如涉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且技术或者产品,往往更新速度很快,普通的专利审查的效率明显不能跟上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因此从市场需求层面上,提升审查效率也是有必要的,对这个领域专利数量的增加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虽然进入优先审查程序并不代表专利审查质量一定会下降,但从原《办法》的条款上看,我们却无法发现与优先审查程序相配套的审查标准、审查资源、审查制度等审查质量保障措施。在新《办法》中,这个方面也并没有被提及,新修订的条款并不涉及优先审查的质量保证问题。即使是在结束专利申请的优先审查程序方面,本次改革也只是因为非审理原因而延长审查期限的情形而已。不过增加无效宣告环节的优先审查程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加速低质量专利尽快无效,虽然是否会导致专利无效率的下降暂不明确,但在理论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数量与质量之间平衡的达成。

总体来看,如果从《办法》层面来看,我们或许无法看出优先审查制度在提升专利质量方面的坚强决心,而这或许仅仅是我国专利审查制度对专利质量重视不够的一个方面而已。

专利优先审查程序之外的努力

如果简单地以评价优先审查制度缺乏审查质量保障条款就说相关部门为了专利数量而牺牲专利质量,这显然对于国家知识产权局近年来所进行的改革努力也是有失公允的。《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专门列明了“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培育一批核心专利”的重要任务,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也从创造、申请、代理、审查以及运用和保护等多角度对专利质量提升进行了整体谋划。

总体来看,我国政府和知识产权部门力求提升专利审查质量的努力成效还是不够明显,而且从《办法》修订也可以看出,我国专利审查制度改革对专利审查质量的重视程度也存在不足。中国要真正实现专利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平衡,或许还需要从专利审查制度层面进行更加系统性的改革吧。(作者系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



分享到: 0
打印 | 字体大小:     | TOP

版权所有:河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冀ICP备14016550号-1 技术支持:百成网络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74号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0311-85881677 0311-66560677